血淋淋的管理艺术,惊呆了十七岁的宋仁宗

来源:腾讯网   2023-06-15 10:39:36
A+A-

血淋淋的管理艺术,惊呆了十七岁的宋仁宗

众所周知,我的主业是读宋史。一般来说,我用这样的话作为开头,就是要单纯地讲一个宋代的历史小故事。

北宋天圣五年十一月,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和还没亲政的小皇帝宋仁宗在开封南郊举行了一个非常隆重的祭天仪式,仪式完毕之后,是例行的大赦天下、赏赐军士的福利行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福利发到汾州(今山西汾阳)广勇军这里的时候,士兵们发现,他们得到的丝帛,质量比其他部队的要差很多。宋代的丝帛是可以当货币使用的,这就好比朝廷给所有人发奖金,别人都领了1000块,他们就只有300块,还不说原因,你就说气人不气人吧。

大家都是当兵吃皇粮,谁也不比谁差,这不是摆明了欺负人吗?士兵们开始抗议,但是知州根本没办法,这是上面发下来的,他自己也没能力更换。

但是广勇军根本不听他的解释,群情激奋之下,他们把知州以下的官员都绑架了,关在衙门里,然后给上级提出了条件:“我们也不是作乱,只要给我们重新更换符合要求的丝帛,我们就把官员们释放了。”

从军队的角度来说,这属于哗变了。当时河东地区的最高行政首长河东转运使孙冲立刻带兵将全城戒严,然后将广勇军的军营和关押知州的衙门围了起来。广勇军也不含糊,扣着人质跟孙冲对峙,场面僵持了下来。

这个消息以非常迅速的速度传到了开封宋仁宗的面前,宋仁宗非常惊讶,把负责财务的三司负责人叫过来询问原因。三司回答:“以前汾州的丝帛都是淮南提供的绸绢,但是今年淮南的绸绢不够发了,所以就给汾州的广勇军用了土丝布代替。”

十七岁的宋仁宗凭借自己的直觉和良知,非常清楚地判断出了这件事情的对错:很明显这是三司故意克扣汾州广勇军的赏赐,本来是举国欢欣的一件好事,被他们闹成了一起兵变,这怎么行呢?

随后,宋仁宗立刻下了一道诏书,责成三司使立刻给广勇军补足丝帛,然后这件事就算了解了。

宋仁宗的想法很简单:现在矛盾的焦点是朝廷犯了错误,而广勇军的诉求也非常合理,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哗变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很快,朝廷的使者就带着全新的丝帛出发了,结果刚到潞州(今山西长治)就被河东转运使孙冲拦了回去,让他不要把这些丝帛给广勇军。

孙冲的理由是:“士兵们一闹事,朝廷就答应他们的要求,那今后所有的士兵都要学会闹事了。这事我来处理,你不要管了,回去吧。“

等使者走了以后,孙冲回到汾州给广勇军的士兵喊话,说:“朝廷派了使者来安抚大家了,而且带了丝帛来给大家补足,我准备了酒席,大家把酒言欢,化干戈为玉帛可好?”

广勇军一听朝廷都来人了,孙冲也和颜悦色摆酒席了,看来问题解决了,于是就放下武器释放人质,出来跟孙冲喝酒。

结果屁股还没坐热,孙冲一声令下,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冲出来将所有参与哗变的广勇军都抓了起来,随后将领头的十六个人斩首,剩下的士兵发配其他州郡。

至于亏欠的丝帛,也没有继续发放给他们。

这个处理结果回报到开封之后,宋仁宗大惊,想不到手下人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但是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挽救,既不可能让被杀的十六个广勇军复生,也不可能因此处分孙冲。而且,他也很清楚地认识到,孙冲这种血淋淋的管理办法,可能真就是当下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不给今后挖坑的最好办法。

思前想后的宋仁宗心里始终不舒服,天圣六年正月十三日,忿忿不平的宋仁宗下了一道诏书:“今后南郊军赏再出现这种克扣或者以次充好的情况,一律追究三司官吏的责任。”

这个十七岁的少年,终究不太习惯这种血淋淋的管理艺术。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