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首例认购碳汇替代修复生态案件当庭宣判

来源:广西高院   2023-05-31 12:45:04
A+A-


(相关资料图)

巡回庭审

初夏时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澄碧河水波潋滟,绿树盈岸。5月30日上午,以“法耀红城·锦绣碧湖”为主题的巡回庭审直播活动在澄碧河水库火热进行。

“今天公开开庭审理的是一起滥伐林木致使澄碧河保护区内生态环境资源受到破坏的案件,在案发地开展巡回庭审直播活动,旨在引导社会公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跟随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法院法官“主播”的镜头,近10万名网友在线观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直播。

2021年11月,被告人李某华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雇请工人砍伐位于右江区龙川镇的林木1.19公顷,其中0.08公顷位于澄碧河保护区内,属于公益林;被伐林木总立木蓄积量44.49立方米,造成森林碳汇损失3859.1元。今年2月,检察机关以涉嫌滥伐林木罪对李某华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被告人李某华违反森林法规,滥伐林木,数量较大,构成滥伐林木罪;其行为破坏了生态环境,侵害了国家公共利益,应当承担修复生态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案件经法庭开庭审理后当庭宣判,鉴于被告人李某华具有自首情节,认罪认罚,自愿承担生态修复费用1.5万元、鉴定评估费4500元、森林碳汇损失3859.1元,并已实际履行,依法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最终,被告人李某华犯滥伐林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碳汇’的出处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物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直播期间,法官还针对网友们高度关注的“什么是‘碳汇’”“触犯滥伐林木罪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法院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采取了什么举措”等话题进行释法答疑,起到了“审理一案,警醒一片”的法治宣传效果。

据悉,该案是广西法院第二例、百色法院第一例自主引入“碳汇”理念,引导被告人自愿认购‘碳汇’开展替代性修复,依法作出判决的森林碳汇损失赔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目的在于充分考虑被告人履行生态修复责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能极大地弥补森林固碳增汇服务功能丧失所导致的损失。”案件审判长、右江区法院院长梁光辉说。

“在法院的审理下,被告人从森林资源的破坏者变成修复者,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法院到案发地巡回开庭审理案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千万不能滥砍滥伐,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法官们顶着烈日审理案件,汗流浃背仍兢兢业业,为他们点赞。”庭审结束后,在现场旁听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以及学生们有感而发。

青山夹绿水,国徽别样红。据介绍,澄碧河是广西最大的淡水湖泊,流域内物种丰富,风光秀美,被誉为桂西“璀璨的明珠”。近年来,右江区法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创新环境司法工作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修复司法保护新手段,以司法之力守护澄碧河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极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